欢迎光临四川地方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国庆假期必看!北京艺术中心上演音乐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



NO.1

经典再现,文化深度交融

俄语原版经典音乐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将于10月2日至4日北京艺术中心精彩上演。作为“一院三址”战略的重要呈现,该剧不仅承载着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致敬,更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次深度对话。







自2016年全球首演以来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音乐剧凭借其深刻的文学内涵、卓越的艺术表现及强大的演员阵容,赢得了广泛赞誉,成为了俄语音乐剧领域的璀璨明珠。此次发布会更是荣幸地邀请到该剧原班人马,将这一艺术瑰宝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中国观众,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NO.2

主演畅谈,共话艺术真谛

在9月27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,剧中主要演员安菲萨·基里利娜(安娜饰演者)、阿勒乔姆·埃利塞夫(渥伦斯基饰演者)及娅罗斯拉娃·普罗科费娃(帕蒂饰演者)亲临现场,与媒体和粉丝深入交流,并展示了剧中的精彩片段,提前点燃了观众的热情。



安菲萨·基里利娜女士凭借在剧中的精湛演技,荣获了中国第32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,是当届唯一一个获得白玉兰奖项的外国人,成为中外戏剧文化交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
而身为本剧的灵魂人物,在扮演这位“大女主”时,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在见面会上,她说:“过去,我塑造的多是公主、女英雄这样的角色,但安娜不同,她的情感世界深邃而复杂,每一丝情感波动都需我细细品味,全身心地沉浸在她的经历中,才能真正将她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。”



而饰演渥伦斯基的男主角埃利塞夫则这样描绘他们的爱情故事:“在故事中,渥伦斯基的出现,如照在安娜身上的一束光,让她重新变成一个被爱着的女人。然而,当激情逐渐消退,安娜仍固执地停留在过去的甜蜜中,渴望找回那份逝去的热烈,而渥伦斯基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,这种无法调和的差异,最终铸就了安娜的悲剧命运。”



剧中,帕蒂这一神秘角色以其动人的唱段令人印象深刻,创作者意图通过帕蒂的歌声,传达出安娜对爱情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。提及帕蒂,普罗科费娃透露:“这一角色并非虚构,她在历史上确有其人,且拥有一副非凡的歌喉,其演唱在当时轰动一时,吸引了众多贵族竞相聆听。我将力求完美诠释这一角色。”



NO.3

文化桥梁,同赏多元之美

在发布会现场,三位主演热情分享了他们以往来中国演出的珍贵经历,尤其对中国独有的“京剧”之魅力、“变脸艺术”之神秘以及“茶道”之雅致赞不绝口。


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主演们还观看了中国版的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演出,并与中国演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。他们对中国演员的专业素养和深情演绎表示高度赞赏,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。

对于即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的演出,主演们表示充满期待。他们赞叹这座具有现代艺术感的剧院为观众提供了绝佳的观演体验,并相信中国观众将以高度的热情来迎接这部俄语原版音乐剧。他们认为,中国观众对俄语原版剧目的接受度很高,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都愿意主动与演员们交流心得,分享感受。



在谈及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时,主演们还透露,他们不仅沉浸于传统艺术的魅力之中,也对中国的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他们表示,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格多样,旋律优美,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享受和灵感启发。这种对多元文化的广泛接纳与欣赏,无疑为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音乐剧在中国的成功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






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音乐剧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,更是对人性、爱情、自由与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探讨。北京艺术中心作为国家大剧院“一院三址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秉持现代化、年轻化的定位,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、丰富的艺术体验。未来还将继续引进更多优秀的国际剧目,推动原创音乐剧的发展,不断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。

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后,伦敦西区原版《猫》国家大剧院原创《战争与和平》将陆续在11月12月底献演北京艺术中心。敬请期待!

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四川地方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四川地方网 sich.newsfc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